二级菜单
高文主任在鹏城国家实验室首届联培博士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时间:2025-07-09 点击:38

高文院士在鹏城实验室首届联培博士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5年7月6日)

 

尊敬的陈杰书记、联培培养单位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亲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鹏城实验室与高水平大学首届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毕业典礼。我们今天在座的有34位,而实际上这一届有38位同学在夏季毕业,这是一个非常难忘的时刻。今天的典礼之所以隆重而富有仪式感,是因为我们希望为在座各位今年拿到博士学位的同学留下一生难忘的印记。

鹏城实验室走到今天,尽管时间不长,但已经走过了三个地方。我们最初在2018年,从哈工大(深圳)的F栋起步。第二站是万科云城,2020年10月,实验室在万科云城正式挂牌并开始启动招收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那么,为什么要招博士生?当时有人提出异议,实验室只需要做科研,为什么还要培养学生?我看到在座同学的毕业帽穗子都已经拨到左边了,这意味着你们都是经过了培养学校的拨穗仪式,博士学位被正式认可了。作为联培单位,鹏城实验室虽然暂时无法授予学位,无法给同学们拨穗,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毕业典礼的仪式,让大家记住这一刻。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站,也就是石壁龙永久园区。这里是大家永久的家,无论你们毕业后是留在这里还是离开,这都是你们永久的家,永远欢迎你们回来。鹏城书院的大门随时为你们敞开,你们可以随时推门进去,开展活动、会见师长、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欢迎大家常回来看看。

今年夏季毕业的38位同学来自北大、清华、哈工大、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南科大5所联培学校,预计到年底,2025年共计有近80人毕业,到今年9月,也将有新一届约300名博士生加入,总人数将突破900人,这些同学正是实验室未来发展的青年生力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其实回顾我国成功的重大科学计划,如“两弹一星”,当时就有很多中科院研究生的身影。后来我国航天事业能有今天的成就,航天系统的研究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国家攻关任务,不仅需要成熟的科研人员,也需要正在读书或从事研究的年轻人。他们最有冲劲、最无后顾之忧。博士期间,你们只需专注于学位论文研究一件事,这是注意力最集中、干劲最强、最无条条框框约束的时期。而一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可能会因家庭、社会关系等各种因素,选择不冒险或按部就班的研究方式,这可能对完成国家重大任务并不利。

刚才,毕业生代表的发言里也提到了这样的一些经历,陈杰书记也在演讲中提到,你们是高校与鹏城实验室深厚友谊与紧密合作的见证者、参与者,是联合培养的第一批的硕果。你们的身份非常特殊,38位同学中,约40%留在实验室,其他同学有的去了香港大学,有的去了腾讯、华为等企业。鹏城实验室并不希望把所有毕业生都永久地留在这里,这不是我们的期望。我们希望你们在这里接受良好训练后,如果有更好的岗位、更大的空间,非常鼓励你们去迎接更大的挑战。我也希望在座的毕业生们,无论是进入高校、企业还是留在实验室工作,未来都能在不同岗位上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然,我们这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希望这个“营盘”能培养出更多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才。

在大家即将毕业之际,我想给大家留下三句话,这也是向陈杰书记学习的。

第一句话是:永葆“顶天立地”的科研志趣。一个人一生中能遇到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并不多,而在鹏城实验室,你们已经拥有了这样的宝贵机会。但仅有机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科研保持浓厚的兴趣。如果仅仅把科研当作一份一般的工作,那就可惜了。希望大家始终坚守对科研的热爱,永葆这种顶天立地的科研志趣。

第二句话是:希望大家锤炼“融会贯通”的跨界本领。如今,发展单一学科已经很难,其内部的大部分问题已被前人解决,要在单一学科内取得重大突破、产生很大影响力,难度越来越大。但是,跨学科解决难题的机会比较多,希望大家一定要学会跨界思考。在鹏城实验室,我们的研究所涉及的课题很多都是跨界的。跨界更多地体现在研究领域的跨界和深度融合,以中国算力网这一重大任务为例,它跨的界相当宽:算力本身是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体系结构和并行软件等方面;除了算力,还有高速光网络,这则属于光通信领域;在算力与光通信之间,还有网络,这种网络与一般的互联网不同,它采用RDMA远程直接存储器访问技术,与当下常用的技术又不一样。这里有很多跨界的需要,需要大家融会贯通,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要素,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这是我对大家的第二个希望。

第三句话是:希望各位肩负“星火燎原”的时代使命。我们目前开展的工作,有些是大家都在做的,都清楚谁做得好;但还有一些工作,是别人没有碰过,我们率先涉足的全新的。比如在光通信领域,我们的一些指标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算力网的概念也是我们率先提出的。虽然自2021年我们提出后,科学界和工程界尤其是工程界迅速跟进,推出了各种版本,但无论别人怎么做,你要知道,那最初的火种是你点燃的。希望大家始终肩负起星火燎原的时代使命,不要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而要勇于做第一颗“火星”,保持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做好自己的工作。

同学们,毕业是学业的终点,更是人生新征程的起点。鹏城实验室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记住:你们每个人都是“中国算力网”中的关键节点,愿你们带着“鹏实首届”的荣耀与责任,以科学家的严谨求真、以工程师的实干精神、以战略家的宏阔视野,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祝大家前程远大,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