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鹏城实验室申报的基于“中国算力网”构建的“高质量遥感数据赋能可持续发展”应用案例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第三批“数据要素×”科技创新领域典型案例。
该案例针对科学数据在分析应用过程中的数据密集、计算密集等挑战以及遥感观测数据碎片化、离散化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共享难等问题,基于“中国算力网”打造了自主可控的科学数据计算与服务平台,构建了高质量多源陆表信息数据集,推动了科学数据高效流通与利用。
该应用案例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破解观测数据时空应用难题。针对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应用需求,研究高效的时空一致性校正方法,结合多源数据,依托中国算力网构建全球近40年陆表密集时空无缝数据立方体;支持定制生产全球地表覆盖、居民地扩张、水面动态、湿地动态等信息数据产品,支持高质量数据集的开放共享。
![]()
图1 基于“中国算力网”的数据计算与服务平台
二是构建定制计算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为满足用户对无缝数据立方体定制化开发需求,研制计算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提供自动化工具集和定制化计算方案,支持用户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择配置参数,帮助用户快速实现个性化数据处理任务,有效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
图2 定制计算基础流程图
三是研发基于委托计算的科学数据分析体系结构。研究基于大模型的自动化数据探索程序生成,基于数据解释器的科学数据分析管道构建、基于自反馈的数据分析程序修正等技术生成委托程序,构建基于“中国算力网”的委托计算的科学数据分析体系结构,进而构建了“需求委托-程序生成-隔离执行”的三阶段闭环机制,形成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创新模式,在保障数据隐私的条件下提升了数据开发效率。
![]()
图3 基于委托计算的科学数据定制分析体系结构
此次应用案例入选国家数据局第三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充分肯定了基于“中国算力网”探索科技创新的新路径。下一步,实验室将以高质量数据集为牵引,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共赢的科技生态;建设多智能体跨中心协同的新型数联网体系,支撑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助力地球观测组织(GEO)实现下个十年目标“Earth Intelligence for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