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鹏城实验室,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联培博士生正以创新活力与专业技术尝试改写行业规则。近日,2024年度鹏城实验室“主任奖学金”评选结果揭晓,13名联培博士生凭借突出的科研攻关与工程实践能力、优秀的学术成果及出色的带头作用,在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作为实验室联合培养体系下的最高荣誉,“主任奖学金”不仅是奖金奖励的加持,更代表着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新生代的认可。
主任奖学金采用“部门初评+公开答辩、差额评审”的评选机制,表彰在科研攻关、工程实践、学术成果、带头作用等方面突出的联培博士生。
在这份含金量十足的获奖名单背后,是这群“与时间赛跑”的科研“追梦人”和技术“破壁者”,以不懈努力和“硬核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矢志科研报国使命,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科研人员的青春风采。
特此推出“鹏城博士 榜样力量”系列报道,一起走近优秀联培博士生的科研世界。
1.网络部 王泽旭
获奖宣言:大道至简,知行合一。
个人简介:王泽旭,共青团员,鹏城实验室与中山大学联培博士生,2022级,软件工程专业
实验室导师:张宇,高校导师:郑子彬
个人事迹
自参与实验室课题以来,本人主要聚焦智能合约安全有效验证等方面展开研究。针对智能合约代码漏洞检测技术,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在高校和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投稿多个相关工作,已在CCF-A类会议(FSE2024)和期刊(TSE)上共发表了2篇一作学术论文,并提交了2份专利申请。同时,我积极参与实验室课题的工程实施工作,完成分配的多项任务。此外,通过参与实验室组织的名家讲坛学术报告活动,深入了解了学科前沿动态,受益匪浅;还积极参加足球社志愿者活动。实验室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流的科研基础设施与开放平台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丰富的社团活动也让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为科研生活增光添彩。
2.智能部 卢锋
获奖宣言:斗罢艰险又出发
个人简介:卢锋,鹏城实验室与清华大学联培博士生,2022级,计算机视觉专业
实验室导师:蓝湘源,高校导师:袁春
个人事迹
本人自入学以来获得过清华大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鹏城实验室优秀博士生等荣誉。为支撑研究所承担的实验室课题任务,研究设计多个视觉地点识别原创算法(在该方向多次刷新SOTA结果),以第一作者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顶级会议CVPR、ICLR、NeurIPS、AAAI上发表论文4篇,在Facebook发起的MSLS地点识别挑战赛排行榜(该方向最权威排行榜)中排名第一,提出的SelaVPR算法开源在GitHub后收获标星200+。同时也积极参与协助完成多模态协同生成的调研和方案设计等研究工作。
3.智能部 李一鸣
获奖宣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工业智能场景,
攻坚关键技术难题,服务科技强国使命。
个人简介:李一鸣,中共党员,鹏城实验室与清华大学联培博士生,2021级,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验室导师:梁骁俊,高校导师:李星辉
个人事迹
在科研方面,本人主要在实验室课题支撑下,开展面向工业复杂场景的单帧结构光快速高精度大范围3D智能检测研究,并在典型制造业场景开展系统应用示范;关键器件在线3D检测精度,单帧重建时间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并解决了强遮挡场景点云完整重建难题,获得战略合作方中信戴卡公司检测部门好评。以学生“第一作者”(简称一作)身份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在ICPE(Japan)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Oral)展示;获鹏城实验室第一届人才发展奖学金;一作发表论文:TIM等期刊3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该期刊年度下载量排名前五);一作/通讯作者发表会议论文7篇;另有5篇论文在投。本人目前担任21级鹏城3班副班长。
4.智能部 李文云
获奖宣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个人简介:李文云,共青团员,鹏城实验室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培博士生,2023级,电子信息专业
实验室导师:蓝湘源,高校导师:张正
个人事迹
在科研工作方面,本人参与了研究所主导的课题,并结合相关研究工作投稿了AAAI论文并已被接收。在实验室工作中,本人担任23级视觉所班长,积极参与并学习实验室事务管理,高效上传下达,协助完成多项学生工作。在学术方面,本人担任AAAI、CVPR、ACM MM、NIPS以及《Information Science》和《IEEE JBHI》等多个知名会议和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并受邀担任IJCNN 2025年的领域主席。此外,在比赛方面,本人参与了实验室牵头组织的“鹏城·暹星杯”比赛,荣获年度比赛综合第一名。
5.前沿部 李祖广
获奖宣言:从零再出发,抓住每一个机遇
个人简介:李祖广,中共党员,鹏城实验室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培博士生,2023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实验室导师:沈学民、吴稳,高校导师:吴绍华
个人事迹
在近一年中,本人积极参与了两项实验室课题,认真完成了项目中两项关键指标,所提方案减少了53.7%的训练延迟和22.1%的能耗。结合课题任务要求,共发表/投稿4篇一作论文。期间,我与团队搭建了分布式AI训练平台,获得国际赛事IEEE ComSoc前沿网络竞赛亚军;参与了第二届“暹星杯”竞赛,完成了大模型训练加速并获得优秀奖。此外,我累计参与实验室志愿时长超20小时,包括作为羽毛球社社长组织了石壁龙园区第一届羽毛球比赛;作为实验室赛艇队舵手,参加了第三届X9高校院所联盟赛艇联赛。
6.智能部 肖麟慧
获奖宣言:勇敢、无畏,别在最好的年纪辜负最好的自己。
个人简介:肖麟慧,中共党员,鹏城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培博士生,2021级,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实验室导师:蓝湘源,高校导师:徐常胜
个人事迹
本人博士论文及专业实践课题围绕“面向开放环境主动感知的视觉语言定位研究”展开,积极参与实验室课题任务。本学年目前累计以“第一作者”发表CCF-A顶会论文2篇(ACM MM、NeurIPS各1篇),输出学生“第一作者”且实验室100%权益的已授权专利 3 项,同时支撑在ChinaMM 2023、2024上发布的实验室多模态增量基础模型MIMo。
此外,个人长期专注于视觉定位领域的深入研究,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谷歌学术一作论文引用量超过400+。在2024学年考核中,为实验室视觉所21级第一名,获实验室2024年度“优秀博士生”、国科大2024年度“三好学生”、国科大2024年度“攀登一等奖学金”等荣誉。